干货分享(垃圾分类房)老小区腾出停车位“接纳”垃圾分类房,老小区划停车位,小区地下停车场堆放垃圾,
发布时间:2022-12-26 人浏览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顾小萍) 老旧小区垃圾房的选址落户一直是难题,而秦淮区武定门北巷小区近日的成功破题,给不少老旧小区增添了信心在这个小区,105个车位经过优化调整,最终调出3个停车位让垃圾房成功落地智能垃圾分类亭武定门北巷小区位于秦淮区夫子庙街道莲子营社区,东临内秦淮河、西侧紧靠明城墙。
该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有14栋楼287户居民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区1号、2号、3号门分别建起了垃圾房(亭)垃圾房实行四分智能垃圾分类亭类,配备智能垃圾分类投递口居民定时扫码打开投递口,设备称重实名积分设施还具备满载报警、臭氧杀菌、智能显示、高清监控等智能功能。
垃圾亭则设置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桶,同样配备智能垃圾分类投递口,并配有自动智能垃圾分类亭照明灯、满桶报警这个寸土寸金的老旧小区一下让3处垃圾收集点落地,莲子营社区书记陈海宁颇有感触“怎么建?建在哪?我让小区居民给建议、拿措施。
”陈海宁说,垃圾亭因占地面积不大,相对好落地,但2号门的垃圾房智能垃圾分类亭落地实在没有空间,为此他们紧急召开了居民议事会“大家集思广益,商量后决定腾出3个车位但每动一个车位都很艰难,一下子动3个车位更是难上加难”陈海宁说,为了保证小区105个车位一个不少,大家开始了车位大挪智能垃圾分类亭移。
最终,3个车位牵扯到了近10个车位的调整“有些人的车位挪到了大树下面,有些车位挪到了门卫室后面,还有的两个车位硬是挤出了3辆车停放的空间”陈海宁说,不仅如此,2号门的门卫室也向外挪动了1米多就这样智能垃圾分类亭,在105个车位一个没少的情况下,垃圾房在该小区成功落了地。
数日历练后,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已成这个小区居民的习惯夫子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正全力推动辖区内25个小区垃圾分类,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智能垃圾分类亭业委会、物业和运营企业、环卫的作用,形成居民分类投放,环卫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理的垃圾分类产业闭环。
秦淮区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冯美富介绍,该区正在制定垃圾分类小区分类质量专项考核管理办法,每个月将拿出智能垃圾分类亭20万元奖励“这笔奖金将由街道发放给做得好的物业、社区、指导员等,个人最高一月可以得到1000元奖励”。